发布者:杏鑫娱乐官网办公室 时间📏:2017-04-06 阅读次数:1204
2017年3月22日-26日𓀔,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专业学位中心MBA🦧、MPAcc🐷、MF师生赴中国文化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台湾游学之旅🪵,本次游学由三项元素构成:“访知名学府”❕、“观企业文化”、“察当地人文”。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短短5天的游学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台湾之初印象🎳:阳明山草山行馆
3月22日晚🛀🏼,抵达台北桃园机场,之后前往位于阳明山的草山行馆🫗。草山行馆原是为接待日本皇室太子裕仁所建。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来台,这里就变成了蒋介石的官邸。里面有一家饭馆🫲🏿🦟,陈设着一些木质和瓷质的茶具⁉️,还有几幅蒋夫人宋美龄的画作。抛开草山行馆所包含的人文因素,其自身的风景也极好,行馆为日式庭院建筑,周围林茂幽深🎅,小径曲折🫷,行人稀少,小巧而精美🚣🏽。出馆即可从阳明山上远望台北的夜景🗳,在一片清幽寂静中远望万家灯火🐥,流光溢彩,是十分难忘的记忆。
——访终身教育的领跑者:中国文化大学
23日上午十时,来到中国文化大学。文大是一所位于台北市士林区阳明山的私立大学📇,创建于1962年,原名远东大学,1980年更名为中国文化大学🎥。文大是目前台湾省实体藏书最多的私立大学⏪,就海拔高度而言曾有“最高学府”之称👩🦼➡️。
我院师生一行的到访受到了文化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系主任、推广教育部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台宁教授及校方教职员工代表的热烈欢迎和最高级别接待。杨教授致欢迎词👾🈸,并对文大及其推广教育部做了简要介绍。随后,双方针对教育产业👹、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商业化推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结束后,同学们在三位文大老师的引导下🙎🏼♂️,对这幢地上10层🕸、地下4层的大楼内部教学设施进行了参观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非常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各教室门口都设有可以选课的电子显示屏✷,大楼内部还有各种同步多媒体教室🌺、自助演播室📕、会议厅以及图书馆。对高“坪效”的追求使得学校对于网络和空间的运用都达到了极致🪜,甚至采用了通常只能在某些IT企业见到的无固定办公位方式🤳🏽,并通过软件平台和云端对各个系统进行统一高效的配置和管理。
与我们传统意义上认知的以学历学位教育为本的大学不同,文大奉行教育产业化〰️,致力于终身学习,将教育受众,甚至是普通民众的需求作为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以客户为导向,重视品质管理和学员反馈,致力于提供市场需求的任何课程类型🤥,在推广教育的同时实现商业化的价值增长。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和理念🙌🏽,才使得在终身教育领域中,文化大学始终遥遥领先于全台湾的162所高校。
参访过程中,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如何培养员工”、“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等进行了提问,杨教授一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答。
——访文创产业基地🏃:松山创意园区
文化大学参访完毕,一行人来到松山创意园区。松山创意园区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嵩山烟草工厂”🐒,建于1937年,1945年更名为“台湾省专卖局嵩山烟草工厂”,1947年又更名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松山烟厂”,1998年停止生产,2001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政府为了活化旧区,把“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厂”重新规划成一个结合艺文👳♀️、文创和设计的创意园区,除了用作展出和表演活动外🥜,更与各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合作设置各种创意合作项目,将园区提升为设计及文创产业的基地👩👩👧👦。有名的例如🙅🏿♂️,与琉璃工房共同推出 “小山堂”推广琉璃艺术,另外还有轻食餐厅等🎁。漫步园中,各色雕塑和小工艺品摆件随意放置在店铺门口,旁边错落分布着一些或收费或免费的演出📇。园区内还有一个很大的诚品生活中心🧞,三楼是诚品书店,楼下依次是一些创意以及时尚和美食类的产品。环境整洁轻松,逛一整天也未必能够尽兴🦹♀️。
——访"绿色生态智慧园区"🌐:远东通讯园区
24日一早🍳,同学们与文大学生代表及老师们一同来到具有"绿色生态智慧园区"之称的台北远东通讯园区(Taipei Far Eastern Telecom Park, T-park),受到以远东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策略规划顾问喻兰芝女士为代表的园区方的热情接待🥜。位于新北市板桥区的T-park 是在远东纺织板桥总厂的旧址上转型建立的,占地24公顷,是台湾首座民间开发的通讯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从内部来讲🐭,地处台湾三铁共构区域(高铁🕵🏽♂️,台铁,捷运)🏐,岛内交通方便🧑🏼🦱。而从外部来说,园区距离上海,首尔,东京等重要亚洲城市也基本不超过两个小时的航程🧑🏻🦼。周边遍布电子产业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比如HTC🦋☢️,鸿海和华硕。这也是吸引相关高科技产业进驻的重要原因。
据喻女士介绍T-park 的建筑理念源于"绿色生态智慧园区"。该园区的开发团队以环境永续,智慧生活为开发基石,持续推动园区向国际智慧绿园区发展。绿色建筑最为卓越的表现之一是率先采用区域微气候模式,完成生态水质管理🏯,建立庞大的雨水回收系统,构建绿色生态环境。园区里处处体现绿色生态的细节,如绿植选用的是原著花卉、原厂址的树木,标志性旧厂房建筑也均得到了保留。智慧园区的特色在于立足“感知🌋、回应和联动”。依照这一理念,园区的设计处处用心,不论是从景观欣赏还是人文关怀上🍠,都体现出其人性化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宗旨。
此次参访T-park,让同学们眼界大开,体验到智慧城市这一设想已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作为一种实践在现实中得到了应用。
——后记📡:明年春天再相约
与上海比,台北不够新💖,高楼大厦没上海多🧑🏿💻,也没内环、中环、外环、郊环之类的看起来那么宏观的交通网络🧑🏻🔧,但看到的多是井然有序、遵守规则。没有人闯红灯,每个行人都会走斑马线,大家都很有礼貌;到处都非常整洁,即便是热闹非凡的夜市结束之后,即便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化妆间(卫生间)。
在人文之外,台湾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永续发展非常重视,我们参访的一些地区,比如松山文创以及远东通讯园区,皆可视作这种努力的成果。现如今,内地在经济发展上倾注了过多的注意力,不免在很多方面略有缺失,应该向台湾学习。然而台湾也有其自身问题,经济多年增速缓慢,普通民众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纷纷在工作和教育培训上加大支出👫🏼。这一点👨🏻🦰,在文化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及入学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来。因此📨,在人文环境保护和经济高速发展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这个问题上🧚🏼♀️🦧,两岸可以有更多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地方。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五天的游学行程满满🤲🏻,收获满满,同学们带着好奇与渴望启程,满载知识和启发而归🚵🏻♀️。一年一度的台湾游学必将继续承载着华理学子的求知与探索,续写下一个美丽的约会……
(供稿:陈媛媛;操汉卿;葛长春;陈群 )